第一百二十章:稷下学宫的庞大规模-《大秦:开局成为墨家钜子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他敲响了秦海所在小院的大门,院中亮起了灯光,随着一声开门的声音,披着裘皮大衣的秦海一脸错愕的站在门后。

    “钜子?快进来。”

    “深夜来此,却是打扰了秦大哥休息。”

    “不碍事,快入内叙谈。”

    江寒与徐弱抖了抖身上的雪花跟着秦海进入屋内,屋内不算宽大,却是温暖整洁。

    “父亲,谁来了?”随着声音,一个十几岁的少年走进了书房。

    秦海笑道:“钜子来访,快快上茶。”

    少年是秦海的儿子,名叫秦安,今年十四岁,江寒初见他时,还是一个流着鼻涕的娃娃,如今也成了一个英挺的少年。

    秦安黑漆漆的眼睛不停的打量着江寒,拱手道:“秦安见过钜子。”

    江寒笑着点了点头,心中不由得感慨时光荏苒,秦安都这么大了,再有几年时间,墨家的小辈都能独当一面了。

    秦安在燎炉上架起陶罐煮水,同时利落地收拾陶壶陶碗。

    秦海恭敬道:“钜子深夜来此,一定是有什么吩咐吧。”

    “今夜我与齐候商议,等到明年开春雪化,学宫的馆舍建造就开工。”

    “我这里没问题,我们这帮工匠,随时可以投入到建造中。”

    江寒是稷下学宫的监造特使,秦海顺利成章的成为了两千多名工匠的总管,负责工匠们的统筹规划。

    “我要你们在一年之内完工。”

    江寒的话,让秦海脸上一惊,两个人都明白,稷下学宫的建造是一个多么庞大的工程。

    六进大宅就有十座,三进宅院百座,普通的宅院更是数不胜数。

    六进大宅是齐国中大夫规格的府邸,只有对称为“子”的学派领袖才特赐,寻常名士赐三进宅院,普通士子赐普通宅院。

    按照图纸规划,六进大宅第一进是一个大庭院,山水竹草都会具备,很是雅致。

    第二进是正厅,宽大敞亮,陈设华贵;第三进为书房琴室,其宽阔足以摆布他的七八车书。

    第四进为寝室,帐幔掩映,浴室精巧;第五进是炊厨房,足以让五六名厨师一展身手。

    最后一进是一片后园连同一个偏院,是门客住房,正好做学生们的住处。

    除了住所,还有论政堂、论战堂、讲学堂等十几处能同时容纳数百人的学馆,这么大的工程量,凭借现在的劳动力,想要一年建成,简直是痴人说梦。

    “钜子…这,工期是不是太紧了一些,如果强征劳役,一定会引起国人的不满的。”

    秦海眼中满是担忧,他怕江寒为了赶工期,鼓动齐候征召大量的劳役。

    江寒摇头一笑:“秦大哥多虑了,我与齐候商议,要以工代役,鼓动国人的积极性,自然能缩短工期。”

    战国时期的时局瞬息万变,对于齐国而言,稷下学宫早一日落成,齐国也就早一日多了吸纳人才的资本。

    对于江寒而言,稷下学宫建造完成后,他就可以毫无牵挂的前往秦国了。

    江寒对田午提出以工代役的方法后,田午咬着牙答应了下来,大不了就掏空国库,自己做一个贫穷的君主。

    这时,火盆陶罐中的茶水已经煮沸,秦安轻柔快捷地将浓酽的茶水斟好三只陶碗,分置三人面前。

    然后跪坐在一旁,一边添加木炭、一边煮茶斟茶,似乎还在倾听他们的谈话,却丝毫的不忙不乱。

    “这倒是一个好办法,只是工钱该如何发放?到哪里寻找这么多计吏?”

    秦海再次面露难色,以工代役,就要涉及到数万民工的工钱,这么大的筹算量,至少需要上百计吏。

    计吏是各个城邑具体负责核计各类帐目的,后来被称作主薄,相当于财务会计。

    江寒记得齐国的首席计吏名为计项,是继承了管仲之学的经济学家计然的后代,“计”是他们家族历代相传的职位,慢慢地就变成了氏名。

    计项就是算筹之术出众,年纪轻轻便在齐国有了不小的名气,当然,秦海对算筹之术也是十分精通,所以才能制造出精细的工具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