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五十章 《宫闺赋》-《我真不想看见bug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可怜!

    可悲!

    德妃攥紧拳头,旁边的那些妃子们见状,都吓了一跳,纷纷往旁边退让。

    哪怕她们和德妃相处了这么多年,也从来没见过她这般模样。

    “为什么我要入宫?”

    “我入宫也就罢了!为什么还把妹妹也带了进来?”

    “我?是大梁国第一才女么?我有多久,没有拿笔了啊!”

    “诗词!我写过么?原来每天写文章奏折骂我的那些老学究们,以前也曾经写过诗评夸过我的。”

    “是的呀!我还叫过他们老师,在国子监的时候,也是他们口口声声说,若有我这样的女子进宫整顿后宫辅助陛下,定然是国家之幸……”

    “可是现在呢?陛下沉迷后宫,是我的错么?是我们这些妃子们的错么?”

    “我也想劝陛下勤免政事,但是陛下愿意听么?这是我一个弱女子能改变的么?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无数的回忆,无数的委屈,一下就涌上了心头来,好像是决堤一般,再也难以抑制这积攒了不知道多久的情绪。

    “拿笔来!”

    德妃大喊。

    “什……什么?”

    当值伺候的太监,有点不可思议地看着德妃。

    “我叫你拿笔来!拿纸来,耳朵聋了么?”

    就着泪水,德妃一把就擦掉了脸上所有的脂粉。

    将秀发一挽,然后扯掉那华丽碍事的长裙。

    太监们颤颤巍巍地端来了笔墨纸砚,然后候在一旁,也好奇地想要看看平日里娇媚的德妃娘娘,到底是要作甚?

    “姐姐是要写诗了么?”

    艺妃惊喜得立刻就站了起来,欣喜非常,她已经有好多好多年,都没有见过姐姐落笔了。

    果然……

    带着这满腔的怨恨与不甘,德妃提笔就落字,无比的丝滑顺畅,没有一丝一毫的停顿。

    她要将心中的不平写出来,她要将这满后宫妃子的闺怨也给写出来。

    诗词太短太短了,根本就无法承载她此时的这些情绪。

    “《宫闺赋》?姐姐,你在写赋?以前你可从来没写过呀?”

    艺妃也惊了,虽然从小到大,她几乎都是仰望着姐姐的容貌和才华,她写的每一首诗词,自己都能够倒背如流。

    然而,赋这种文体,姐姐可是从来就未曾写过的。

    唰唰唰……

    笔走龙蛇,很难想象,像德妃这样一个后宫妃子,提起笔来的时候,四周的才气汇聚,竟然丝毫不弱于外面那些盛传的大儒们。

    一字一字,德妃整个身体好像在发光一般,伴随着《宫闺赋》的落成,一股禁锢着她元神的力量,在一瞬间彻底被绷断了……

    “《宫闺赋》

    帘卷朱纱,朱帘散漫长朦胧。

    雨渐风台,风雨凄稀洗天穹。

    燕歌醉舞,舞歌梦里长乐宫。

    轻启朱唇巧呢喃,娇滴入眼透心红。

    淡装粉面细月眉,雪色媚眼花月容。

    金莲三寸轻切步,纤纤玉手抚腰胸。

    飞丝彩带缤纷舞,一曲幽歌醉君王!

    几载才人姿色尽,欢娱归来守空闺。

    长望窗前杨柳絮,当年与君共芳菲。

    一朝红颜声色老,舞袖才情丝难挥。

    三千佳丽同侍君,至今君畔又几妃!

    曾侍君王三五载,却落宫侧一世秋。

    若市门庭今不复,落寞心头空清愁。

    自歌声里悲身世,漫舞翠色也作囚。

    苦恼少年不知事,早知哪肯伴君侯。

    日复一日年复年,佳丽韶华尽逝流。

    千载文人众矢口,尽道红颜皆误国。

    凌乱殿宇徒辉煌,清闺怨语向谁说?”

    笔墨透纸,艺妃在一旁看着一字一字成型,刚才控制住的泪水,再次模糊了视线。

    “原来姐姐和我一样,也后悔入宫了。”

    “所谓的荣华富贵,君王身畔,也不过是一个囚牢罢了。”

    “青春年少,韶华仍在受宠时,可以门庭若市有无数的人来讨好。可是一旦年华老去,一切不都是泡影一片……”

    “谁又会再去看望一个,被关在冷宫里的老妇人呢?而君王的身边,总会有更年轻更貌美的新人,继续笑着享受着这同样的恩宠……”

    “国家不幸,君王不振,文人一张口的胡说八道,就是我们女人的错了?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艺妃懂了,真正懂了。

    自己的姐姐,并非真像她看起来那样快乐。

    这样纸醉金迷的奢华日子,也并不是姐姐所真正想要的。

    她和自己一样,痛恨这样的生活,厌恶这样的命运。

    然而……

    痛恨又能如何呢?

    命运的印记已经落下,如何改变?

    最多也不过,像此时这般,用某种方式将情绪宣泄出来,如此罢了啊!

    艺妃很欣慰,至少自己以后在姐姐的面前,不用再伪装得很快乐,姐姐也没必要在自己面前强颜欢笑。

    然而……

    此时的德妃,却是在写完《宫闺赋》之后,整个人猛的一震,身体当中本来空虚如同凡人一样的丹田,立刻膨胀了起来,一股被锁在体内的真元与元神力,挣脱了枷锁,直接灌入了其中。

    与此而来的,还有一股熟悉又陌生的记忆。

    这是她被禁锢住的记忆,她想起来了,一切的一切……

    自己到底是谁?

    为什么入宫?

    自己的使命是什么?

    为什么会被禁锢住力量与记忆?

    所有的一切,她终于彻底明白了过来。

    一首《宫闺赋》的情感宣泄,彻底地帮她打开了命运的枷锁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与此同时,在遥远的蓬莱仙岛上,掌门越极子突然心中一动,感应到了什么,然后皱了一下眉头,感叹了一声:“该来的终究会来……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顺义城。

    在唐灿离开后,果然有许多顺义城的百姓们,都在讨论着搬迁到金陵城的事。

    同样的,也有许多仙门的弟子再次回到了顺义城中来。

    一方面,他们在搜寻一些自己门派同门们战死后的尸体,以及一些储物袋之类的宝物。

    火神教离开的时候,打扫战场必然没有那么干净,并且很多仙门弟子原来的居住地,火神教也不可能每个都知道并且去清扫的。

    城东南处,某个僻静的小院里。

    九峰仙门的一名元婴长老,带着五名金丹长老,以及十几名筑基和炼气的弟子,奉命来到顺义城调查前几日所发生的一切。

    幸存的弟子不多,不足五人,其中两人是元婴张长老的女儿张楚楚和大弟子钱思齐。

    两人都是筑基期的修为,在这次的事件当中,修为和战力都不算太高。

    据两人所说,他们是躲在一口井中,才避免了被火神教围攻身亡的命运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