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千三百十八章 定都之争(七)-《汉明》
第(2/3)页
于是思来想去,这应天府中,能在皇帝面前说得上话的,也只有卫国公夏完淳了,况且,夏完淳的亲妹,马上要成为皇妃了。
要说位高权重,舍卫国公其谁?
于是,一群人在首辅府前转向,直奔卫国公府。
……。
卫国公夏完淳,是定都新城的坚定支持者。
当然,他与其它大臣的出发点还是有些不同的。
夏完淳认为,皇帝之前选址松江府新城的构想,非常正确,再则,夏完淳的父亲夏允彝与徐孚远、陈子龙等人皆为“几社”创始人,而几社便是复社分支。
夏完淳更是陈子龙、黄道周等人的挂名弟子。
也就是说,如今团团坐的这些人,那就是自己人,论起来,夏完淳还得称徐孚远这些人一声世叔伯。
“……卫国公,张某以为,陛下此次派马士英、宋安北上顺天府……事关重大,按理说,此事须知会内阁,可陛下却频发中旨……与律不合啊!”吏部侍郎张岱语气很直,丝毫不忌讳在背后议论皇帝是非。
他的话音刚落,礼部侍郎谈迁附和道:“谈某也认为此举不妥……顺天府为前朝京都,可我朝乃新朝,虽名为汉明,然实际上与前朝并无关连……而我朝前身为义兴、建兴两朝,皆以应天府为京都……以谈某之见,何必舍近求远、劳民伤财呢?”
夏完淳脸色木然,只是听却不说话,大有任你们说破大天,也不发表意见的模样。
见夏完淳没有兴趣,徐孚远干咳一声,道:“卫国公虽是武臣,可毕竟贵为国公,有议政之权,况且,卫国公又为陛下姻亲……事关国柞,还请卫国公为国朝计、为天下计……领我等进谏陛下,收回成命!”
徐孚远这一开口,大有会后总结的意思。
就连夏完淳也不得不给面子,夏完淳执礼甚恭,他在徐孚远说完,便拱手道:“徐世叔啊,非我不肯、不愿入宫进谏,实乃陛下素来强势,凡乾纲独断之事,绝不更改,也从无失算……我其实也认同诸位世叔伯的意思,本就是江南人氏,偏偏要北上为官,实为不便……!”
不想,徐孚远突然打断道:“卫国公难道……还不明白我等意思?”
第(2/3)页